小黑蚊的生活史

小黑蚊(如圖 1 所示的本名為台灣鋏蠓名字雖然不太好記,但為了要更深一層瞭解牠,還是得記住這個名字

認識牠前必須先釐清的是小黑蚊不是蚊子牠是因為稱謂上有個」字也都會像蚊子一樣吸人血,所以常被誤認為是蚊子的一種

在生物學上蚊子屬於動物界/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蚊科下的物種,與雙翅目蠓科下的小黑蚊是截然不同的物種

(圖 1)

台灣鋏蠓的生物位階

台灣鋏蠓是動物界/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蠓科鋏蠓屬蠛蠓亞屬下吸血性的昆蟲,是屬於台灣原生種的吸血昆蟲通常被俗稱為小黑蚊小金剛、烏微仔、微仔蚊微仔、黑頭狗仔或大頭狗仔等。

全世界已記載的吸血蠓共有 1,700 餘種,其中以庫蠓屬的 1,500 餘種最多,鋏蠓屬則有 137 種臺灣地區之鋏蠓屬的蠛蠓亞屬種類共有 24 種,其中只有台灣鋏蠓三地鋏蠓確定會吸食人血,且以台灣鋏蠓(亦即小黑蚊危害最為嚴重。

小黑蚊的生活史

小黑蚊的生活史分為卵期、幼蟲期、蛹期成蟲期等四個階段通常,完成一個生活史約 20~30

小黑蚊的卵

小黑蚊的卵呈長橢圓形,長約 0.3 mm,剛產下時呈淺黃色而後漸轉為深黑色。幼蟲孵化時,卵殼自末端約三分之一處斜裂,孵化後卵殼呈拖鞋狀。卵發育到成蟲約僅 3~4 週,可說是繁殖迅速

剛孵化之小黑蚊幼蟲呈狀,老熟幼蟲則呈黃褐色體長約 2.7 mm老熟幼蟲化蛹初蛹呈淺褐色裸蛹狀約 2 mm 大小羽化前蛹的色澤會轉為深褐色蛹期僅數日,即可羽化為成蟲

小黑蚊的蛹

小黑蚊的幼蟲期為陸生,共分 4 個齡期由於以藍綠藻類為食,所以一般在山區邊緣或山腳下之村莊內有潮濕隱蔽之場所,且沒有長雜草的地方是幼蟲最喜歡孳生之處,尤其以排水不良的養猪戶之猪糞周圍略為潮濕的地面檳榔園、茶園及竹林生長的地方最多幼蟲歷經 2~3 週的發育成長後,會爬到水分較少之地方化蛹:容器壁、土表、草莖部

小黑蚊的成蟲

小黑蚊的成蟲體長約 1.4 mm,頭部為黑色,口器呈深褐色;小顎鬚共 5 節,第三節膨大;具一感覺窩,內具十多根感覺毛;觸角呈深褐色,共 14 節,基節較大。

一般雄蟲不吸血,只負責群舞交配,而以棲息所附近之露水或花蜜為食;雌成蟲經交配後,需靠吸血來補充養分,因此會先棲息於人們經常來來往往,且長有大量青苔的陰暗處伺機吸血,待有人站立附近時,立即飛撲過去叮咬;雌成蟲則嗜吸人血(尤其喜歡吸食人血),於吸血後 2~3 日內即可產卵,飽食血液的雌蟲平均產卵 30~80 粒不等,每一雌成蟲最多可產約 65 粒卵,卵產於濕潤之土地上。

小黑蚊成蟲的雌雄判別

小黑蚊之成蟲的觸角呈念珠狀成蟲的觸角則呈鑲毛狀,這是重要判別依據其體型偏小,通常需藉由放大鏡或顯微鏡來鑑別

由於雄交配完不久即自然死去,負責產卵的雌成蟲壽命較長 2~6 週不等。

小黑蚊蔓延的文獻記載

依據專家學者的記載可知小黑蚊= 台灣鋏蠓分布於全省海拔 150 公尺以下的山腳地帶(張和葉,1997

1990 年的調查顯示小黑蚊分布於 11 縣 28  鄉鎮(莊,1994

1995 年的全省分布調查顯示12 縣 54 鄉鎮有小黑蚊危害(王,1997)。

2006 年在 20 個縣(市)230 個鄉鎮地區進行分布調查顯示有多達 16 縣市 125 個鄉鎮受到為害謝,2007,這顯示小黑蚊危害狀況的確日益嚴重。

另外,2006 年的調查也顯示了台灣鋏蠓有往更高海拔分布之情形,調查結果顯示過去分布之最高之記錄為 470 公尺的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(張和葉,1997),該調查則記錄南投縣魚池鄉 900 公尺之採集記錄,顯見小黑蚊危害有往山區蔓延的現象謝,2007

小黑蚊蔓延的現況

小黑蚊在全台呈廣泛性分佈,目前已被認為全台各縣市內都有小黑蚊肆虐的地方;當然,即使是在疫情嚴峻的縣市內還是有嚴重度之分,有些地方狀況非常嚴重站在一般道路旁就有可能被叮咬,而有些地方狀況輕微,有些地方則完全沒有聽聞有狀況

有蟲害問題始終解決不了時,可洽詢福爾摩斯尋求解決之道;需要本人協助時,本人樂意幫忙喔!

福爾摩斯總監 許澔榮 執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