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常見的蚊子種類
在台灣,常見的蚊子種類有:地下家蚊(如圖 2 右上所示)、白線斑蚊(如圖 2 左所示)、埃及斑蚊(如圖 2 右下所示)、熱帶家蚊(如圖 2 右上所示)、三斑家蚊、環紋家蚊、中華瘧蚊、矮小瘧蚊、白腹叢蚊等。
地下家蚊成蟲何時會開始繁殖後代?
地下家蚊的蛹羽化為成蟲後,3~7 天即可開始吸血產卵(一次吸血 2~5 mg),繼續繁殖下一世代。
地下家蚊成蟲大致活多久?
一般狀況下地下家蚊的雄性成蟲壽命約 1 週,雌性成蟲壽命約 2~3 週;在地下家蚊很多的室內,我們經常可發現地面躺滿好多死掉的地下家蚊,別以為這一定是噴藥所發揮的殘效效應,有時這些都是自然死亡的。
雖然說「兩、三週內大部份的成蟲都會死去」,但別高興,別因此以為過幾天所有地下家蚊都會死光光,其實牠們在孳生源處的繁殖數量遠比出來外面見人的還多,所以不處置牠們的話,要地下家蚊自然死亡到沒半隻是不可能的。
地下家蚊幼蟲的共通特徵
蚊子的幼蟲(如圖 3 紅箭頭處所示即是)無胸、無足,腹部第九節有一個用以調整滲透壓的「肛腮」;平時藏匿於水面下,僅用尾部懸於水面來進行呼吸;以口器左右的刷狀毛結構撥動水流取食;幼蟲發育至蛹需經過四齡期。